欢迎来到乐鱼平台游戏app·乐鱼棋牌

182-0397-0789 182-0399-7789
首页 > 产品展示

东莞深化“双工联动”实践模式 建设“志愿之城”

浏览 时间 2023-11-25 作者 产品展示

  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工作是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和互促性,是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东莞把推动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融合发展摆上创新社会治理的突出位置,从政策扶持、平台构建、队伍建设、服务改善等各方面推动“双工联动”,使发挥社工专业优势与弘扬志愿精神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打造出社工、义工“双工联动”的东莞实践模式,成为了我市建设“志愿之城”的一大亮点。

  在政策支持上,我市先后出台了《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建设“志愿之城”的实施建议》。两份《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要积极调动广大志愿者协助参与社会工作,建立社工和志愿者联动机制和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并对有效整合社工和志愿者两种人力资源开展工作的工作内容、配套措施、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

  在制度跟进上,我市从管理、联络以及考核三方面建立了双工联动工作制度。明确由市文明办统筹,市、镇(街)两级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牵头双工联动实施,并建立了联络员制度,确保双工联动工作信息传达等工作顺畅、及时。同时,把“培育社区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注册社区志愿者不少于非流动人口的10%”、“协助社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等纳入社工绩效管理和考核范畴,从制度上保障双工联动规范发展。

  在经费保障上,我市明确将社会工作经费、志愿服务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市、镇街(园区)财政预算范围,一方面通过服务采购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培育了一支近千人的专业社工队伍,另一方面全市597个社区(村)实现了志愿服务站全覆盖并落实“五有”(有阵地、有人员、有经费、有活动、有制度),为双工联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专业人才和阵地队伍保障。

  (一)强化契约约定,推动社会组织开展优质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具备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是引领志愿服务的主要载体。我市把志愿服务作为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重要选项,强力推动具备相关资质的社会组织按照契约约定,由社工在一线工作中组织实施志愿服务工作。截至2015年6月底,全市社工组织义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达334838次,合计服务时长超过76万个小时。

  2011年以来,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由市、镇街、社区(村)三级投入1.1亿多元建成并引进12家公益性社会组织运营5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每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普遍设置15—20个功能室(包括老人日间照料室、医疗护理室、体育健身室、青少年活动室、书画室、图书阅览室、棋艺室、曲艺室等),并由财政出资配备6-10名的专职社工。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专职社工定期开展居民需求调查,把空巢老人、困难异地务工人员及子女、残疾人等作为服务重点,开发设计居民所需所盼的志愿服务岗位和志愿服务项目,广泛招募有不同特长和服务意向的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文体教育、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菜单式”、“自选超市式”志愿服务,促进志愿者、居民需求和服务项目“无缝对接”,目前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55个社区全部成为“社工+志愿者半小时服务圈”。同时,尚未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区(村),由镇(街)采取专职社工定期驻点、包片辅导等方式,指导协助社区(村)志愿服务站开发设计志愿服务岗位、志愿服务项目、招募各类志愿者,提升社区(村)志愿服务站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探索实施“四社”(即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力量)联动新模式,形成了社区(村)、社会组织、驻社区(村)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及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网络,构建起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驱动、以社会工作为手段的社区(村)服务体系,大大激发了社区(村)活力,提升了社区(村)服务效能。此外,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东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对每个社区(村)现有党务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劳动管理服务站、人力资源服务站等平台载体来优化整合,打造统一的社区(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并与“双工联动”模式整合发展,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一揽子的服务。

  (三)结合社工岗位特点,借助各方力量深化双工联动机制。我市推进社会工作试点时便将团委、妇联、司法局、检察院等作为试点部门,以政府购买社工岗位的形式派驻社工开展服务。其中,派驻团委社工达36人,专职社会公围绕“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内容,协助镇街团委开展志愿者培训和管理工作,提升义工服务知识与技能,引领志愿者开展扶贫救济、帮老助残、大型赛事协助等志愿服务,如2015年苏迪曼杯的志愿者工作等;团委还以社工岗位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打造出莞香花青少年活动中心品牌,建立专业志愿者队伍专门帮扶重点青少年,社会组织在自身服务基础上根据服务需求大胆创新,打造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双工联动项目,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认可。

  (一)改善双工的服务能力。为确保社工在双工联动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资源整合、骨干培育、组织带领等作用,我们持续加强改善社工的专业能力,连续两年出台《东莞社工、志愿者联育培训方案》,明确要将志愿者培训纳入到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规划中,对我市各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固定联系的志愿者实施有计划、分类别、多形式的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的专业水平。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民政局等部门定期联合举办志愿服务研讨会和培训,2014年共组织双工联育培训超过600场,有力地改善了双工联动的服务能力。

  (二)发挥义工的独特能力。在双工联动的过程中,志愿者也是社工的服务对象之一。在实际在做的工作过程中,发挥社会工作优势,根据服务类型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充分的发挥义工的独特能力。一是由社工引导、指导义工开展服务,社工作为项目核心指导义工开展服务,并帮助义工成长。二是由社工提供平台,由义工自行开展服务。如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的“预约服务”,主要是来自心理、法律专业的志愿者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三是由社工与义工共同制定服务方案、实施等。如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1+1+N”服务模式,社工与义工各自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共同帮助重点青少年。

  (三)激发社区组织的活力。社工作为社区(村)发展的推动力者,在服务过程中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推动社区组织的发展,孵化诸如书画社、舞蹈协会等组织,并透过推动社区组织的发展来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建立互帮互助的社区文化和网络。如大岭山镇元岭社区建立“大岭山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以公益实践类、志愿服务类、创新创业类、人才汇集类及兴趣爱好类为方向孵化青年社会组织,使广大青年志愿者群体的角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东莞市文明办)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fdd-lte 下一篇:【48812】ITMA ASIA+CITME2022展品预览丨常州庞大才智科技:用科技为客户发明中心价值